湖南省茶葉博物館館長劉仲華教授成功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!
劉仲華,男,1965年3月生,中共黨員。湖南農業大學教授、博士生導師、茶學學科帶頭人、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。國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、教育部茶學重點實驗室主任、國家茶葉產業技術體系加工研究室主任、國家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究中心茶葉分中心主任,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園藝學科評議組成員、教育部科技委農林學部委員等職。
三十多年來,他一直從事茶葉加工理論與技術、茶葉深加工技術與功能成分利用、飲茶與健康等領域的科學研究、人才培養與社會服務。
先后承擔了國家和部省級研究項目40多個,以第一完成人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、湖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、二等獎1項、三等獎1項;以主要第二完成人還獲湖南省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;2017年獲首屆湖南省十大科技創新獎(創新團隊獎);先后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59件,在國際著名學術刊物發表SCI論文60余篇,并應邀以第一作者在《Nature》主刊上發表團隊的研究進展綜述文章。在國內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400多篇,主、參編學術專著、高校教材及科普書籍13部。
他率領團隊揭示了黑茶品質形成機理,創新了黑茶加工理論與技術,強力推進了我國黑茶產業提質增效與跨越發展;創新了茶葉深加工技術體系,有效推進了我國茶葉資源的高效利用和茶葉產業的轉型升級
劉仲華教授是國內外著名茶學專家,是中國黑茶與茶葉深加工領域的領軍人物,研究揭示了黑茶加工中生化成分變化規律、微生物群落演變規律與品質風味形成機理,闡明了黑茶功能成分化學特征及調節糖脂代謝、調理胃腸的作用機制,創新了黑茶加工理論;突破了阻礙黑茶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瓶頸,構建了清潔化、機械化、標準化黑茶加工技術體系,引領我國黑茶科技進步、有效驅動黑茶快速崛起成為第二大茶類,成果支撐湖南黑茶產業十年內規模和效益增長50多倍。
研究創立了茶葉功能成分和速溶茶綠色高效提制新技術體系,揭示了兒茶素、茶氨酸、茶黃素等茶葉成分的健康功效及作用機理,突破了茶葉深加工質量安全與成本控制技術瓶頸,助推茶葉功能成分提制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,為我國夏秋茶資源高效利用、快速打造千億級茶葉深加工產業提供了強勁的科技支撐。
鑒于劉仲華教授在科學研究、人才培養、產業開發等領域取得的突出成就,他自1993年以來先后獲得“湖南省優秀青年骨干教師”、“湖南省優秀中青年專家”、“湖南省青年科技獎”、“湖南省十大杰出青年創業獎”、“湖南省十大杰出青年科技創新獎”,“享受國務院特殊貢獻津貼專家”、“湖南省121人才”,“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”、“長沙市十大杰出青年科技創新獎”、“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”、“湖南省科技領軍人才”、“教育部創新團隊領銜人”、“湖南省光召科技獎”、“湖南省優秀專家”、“全國科研杰出人才和創新團隊”、“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”、“湖南省先進工作者”、“黨和人民滿意的好教師(全國候選人)”等榮譽。